足三里穴   足三里1

足三里”的部位及找穴方法 (日本人也灸足三里換長壽(參考資料圖示))

《 扁鵲心書》說:“人於無病時,常灸關元、氣海、命門、足三里,雖未得長生,亦可保有年壽也。”

足三里在小腿外側之前上部,脛腓兩骨間。如何找準“足三里”呢?有兩個方法:

其一,正坐在椅子上,屈膝,足掌放平,自然平鋪地面,用本人之手虎口圍住膝蓋,食指放于膝下脛骨前緣,四指並攏,當中指尖著處是穴位。在外膝眼之下方三寸,脛骨外緣,脛骨前肌與伸趾長肌之間。

其二,伸足取之,在膝下脛骨粗隆最高點下一寸,外開一寸處。它和陽陵泉的關係是斜上下各差一寸。即足三里比陽陵泉低一寸,再外開一寸處。陽陵泉在脛骨粗隆與腓骨小頭之間,向下呈三角形,下角即是穴位,此穴壓之酸困,可用之證實足三里的位置。

以上說的尺寸是按骨度法從外踝尖至膝眼折作一尺六寸計算的。

**足三里”的用途***

1. 小兒感冒對治: 小兒保養體質,提升免疫力,可配合穴道按摩保健

中醫師李思儀表示,家長應有正確用藥觀念,避免過於濫用抗生素,以及避免放任幼童吃太多冰涼或性冷的食物。錯誤的用藥與生活習慣,易導致形成易感冒的體質。以及應從「鞏固腸胃」的健康著手。整體而言,人體有七成的淋巴免疫系統在腸道,加上遍布在腸道與呼吸道的黏膜組織,則是抵抗病菌感染的第一道防線,因此,重視腸胃道的保養是關鍵。

在中醫經絡理論中的「胃經」、「脾經」穴位,也與腸胃系統有所關聯。尤其是從足部一路到腹部、胸部並延伸到臉部的「胃經」,幾乎縱貫全身。「足三里」穴是預防感冒的保健重要穴道,也是隸屬胃經的重要穴位。

當幼童出現脹氣、拉肚子時,按摩足三里穴,也可緩解不舒服症狀。且此穴也具備「雙向調節」特性,如便秘時按摩,能有通便效果;但若腹瀉時按摩足三里,卻也能達到收止瀉的作用。

個人作法是: 幫孩子按摩以每次順時鐘揉轉七圈再按壓七秒為一回、每次可作七回,依孩童體質需求決定按壓次數。按摩時較需留意的是力道。最好是按壓到能產生痠麻感的強度;若是大病初癒、天生體質較弱者,則需採以輕柔的補法的按壓,不要過於用力。

2. 減肥。

如果你吃得太多,胃腸不消化;或吃得不夠,胃腸營養來源不足;每天上午7~9點,胃經經氣最旺時,按揉兩條腿的足三里各15分鐘左右。

幫助胃腸蠕動,排出身體的毒素和過剩的營養,讓有用的營養更好的被吸收。 使營養被吸收轉化成氣血滋養身體;而沒用的廢物則代謝出體外。

3. 祛斑、去痘、止脫髮。

足陽明胃經的路線途經頭部、臉部、胸腹部、腿部。 胃經是從頭到腳屬多起多血的經絡。 如果每晚9點,三焦經經氣最旺時,按揉左右腿的足三里各20分鐘。 能促進氣血的循環,讓胃經暢通無阻。胃經是採納氣血和排毒的要道。 胃經暢通了,它所主管的頭髮也就有了光澤和彈性,有了氣血的營養,也就不容易脫落和變白了。面部氣血暢通,色斑和痘痘能被循環的氣血排除體外。

4.
補氣血,不上火。

若在每天中午9~11點,脾經經氣最旺之時,按揉左右腿的足三里各20分鐘,能起到跟吃中藥燉老母雞一樣的大補效果,還不上火,不花錢。只需要費一點時間而已。

5.
調理腸胃。

足三里是胃經的智能大補穴,主要功效能調理腸胃。 如果經常腹脹腸鳴,吃進去的東西不消化。 或是脾胃不和拉稀或嘔吐,只要每天上午7~9點,按揉左右腿的足三里各15分鐘,當天就能改善症狀。長期堅持,能加強脾胃功能。


6.
抗衰老,悅容顏。

平時我們經常艾灸和按揉或敲打足三里,雖然不能保證長生不老,但卻可以延緩衰老,推遲更年期、身體虛衰、病老體弱的到來。

 

**配合瑜伽體位法 (跪姿前彎式): 可以縮短按摩時間,但是效果更佳呦**

 跪姿前彎式  

單腳(右腳)屈膝跪下拉左前腿筋,雙手吸氣上舉,吐氣身體下壓慢慢靠向小腿,前腿一定要伸直下降程度至身體最緊的位置後,再給自己三個腹式呼吸去舒緩胃脾經,吸氣回正後可將雙掌貼在足三里處熱敷(時間可以再經過三個呼吸),完成後再換腳。 (感謝黃蓉老師的示範)  

arrow
arrow

    muktayoga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