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荷  (photo from www.3lian.com)

民國102年  歲次癸巳年  保養心經建議練功最佳期間: 6月5日~719日(農曆4/27芒種~6/12交丙戌日)

夏三月,此為蕃秀。天地氣交,萬物華實,夜臥早起無厭於日,使志無怒勿殺,使華英成秀,使氣得泄,若所愛在外,此夏氣之應,養長之道也。逆之則傷心,秋為疖瘧,奉收者少,冬至重病。《黃帝內經素問篇四氣調神大論》 

到了夏日白晝時間比晚上更長,所以進入夏日要比春天睡得晚一些但起床時間要更早。不要害怕陽光儘量使用天然的避暑方法,多流汗加速代謝,若長時間躲在冷氣房又愛喝冷飲,冰寒之氣會迫使體內陽氣往內回悶,濁氣一旦無法發泄則毛病就容易發生。夏天保養心氣除了要預防心血管的疾病外,尚需適量導引身的陽氣與心的情緒;適度合宜隨順自然而宣洩,才符合內經上所說的養長之道。 尚需注意的是心志為喜,心經流行不暢者會導至心火過旺而有亢奮的反應,像我們熟知的「范進中舉」就是一例,保持情緒的平穩是保養心氣的最好指標。 

一般而言當夏日氣溫超過三十五度對人體就會構成威脅,而一年之中的「魔鬼時間」就是指最熱的七八月及最冷的臘月和正月,據載許多明清的二十幾位皇帝就都是死於這幾個月份。 而黃帝內經的智慧告訴我們「法於陰陽,和於術數」正是要順應宇宙自然的陰陽之氣來調和自我小宇宙的陰陽之氣,進而達到健康養生的目的。四氣調神大論養生的總原則就是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。 

 

心者,君主之官也,神明出焉。 《黃帝內經素問篇蘭秘典論》

心主神明,掌管人體主要的精神思維意識活動,心神可主宰精與氣並主血脈,人體的血和經脈正是由心主導,因此如實有效的調理心氣有其必要性,請參考如下方法。

養心之法: 怡情養神   水火互調   食補養心   子午護氣

1. 怡情養神─建議每日睡起及睡前都能靜心調氣,請參考版主另一篇「靜坐」內文。

http://muktayogatw.pixnet.net/blog/post/89521086

2. 水火互調: 可在子午時或酉時(晚上11:00~零晨1:00/中午11:00~下午1:00/PM7:00~9:00),利用勞宮穴及湧泉穴雙手雙腳交互摩擦,調理心腎之氣,因勞宮穴屬火走心包經,而湧泉則屬水位於腎經,只要能讓體內水火之氣互調則能達到安神定心之效。

*勞宮穴:握拳,以中指屈向掌心,指尖所著之處取穴。另一法則是取中指及無名指兩指尖所著之中間取穴。

    *湧泉穴:位於足底前部凹陷處2、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。

3. 食補養心: 保護心臟和腸胃消化系統─蔘鬚、西洋蔘、麥門冬、五味子、山楂

降心火用的青草茶大多為鳳尾草、含穀草、車前草或魚腥草去熬煮,胃寒者不宜多飲,避免腹瀉。當季當令的苦瓜蓮子也是不錯的食材,蓮子儘量含著蓮心一起食用為佳。

4. 子午護氣: 午時中午11:00~下午1:00陽氣最旺盛,為心經最活躍的時刻;而子時則為陰氣最高點,一般不懂練功調氣者,則建議在午時小憇,可保心氣。

經絡養生參考: 

手少陰心經循行方向: 起於心中,出屬心系,下膈,絡小腸,其支者從心系,上挾咽,繫目系 ,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,下出腋下,下循臑內後廉,循太陰,心主之後 ,下肘內,循臂內後廉; 抵掌後銳骨之端,入掌內後廉; 循小指之內出其端。

心經主要穴位: 起於極泉,止於少衝,左右各9穴位,交於手太陽小腸經。而極泉穴在腋窩下邊正中的位置,經常撥動按摩撥動這個穴為對心腦血管循環有所助益。

手厥陰心包經循行方向: 起於胸中,出屬心包絡,下膈,歷絡三焦,其支者,循胸出脅,下腋三寸,上抵腋下,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,入肘中,下臂行兩筋之間,入掌中,循中指出其端,其支者,別掌中,循小指次指出其端。

心包經主要穴位: 起於天池,止於中衝,左右各9穴位。心包經上除了有我們熟知的勞宮穴外,在手腕橫紋上面兩寸處有一個凹陷處有一個內關穴,此穴位也是針對心臟病、高血壓的急救穴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瑜珈 養生保健 經絡
    全站熱搜

    muktayoga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